欢迎光临吉康旅!
奥昔替尼,中文商品名为Theresa,原名AZD9291,是第三代口服不可逆EGFR靶向药物,阿斯利康的明星药。这一次,我们就不提老生常谈的临床数据了,因为奥昔替尼的疗效毋庸置疑!众所周知,第一代EGFR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临床上有效率约为70%,但治疗10~12个月后会出现耐药性,约50%的患者会出现继发性获得性T790M突变。
空间分析显示,T790M突变会影响EGFR蛋白与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结合位点的空间结构,导致药物结合受阻,从而产生耐药性。既然耐药性的原因已经被发现,具体的机制也已经被了解,只需要开发不同结构的新型EGFR抑制剂就可以了。后来,阿法替尼和达替尼,也被称为第二代EGFR抑制剂,诞生了。第二代EGFR抑制剂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耐药性,但也抑制正常的EGFR蛋白,存在严重的测量依赖副作用,临床应用受限。
因此,我们需要既能控制T790M突变,又不影响正常EGFR蛋白功能更新的抑制剂。总之,它们高效低毒!为了研发出更好的抑制剂,研究人员需要深刻认识T790M突变的意义,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对T790M突变EGFR蛋白的结构分析,发现抑制剂结合空间入口处的氨基酸残基由苏氨酸变为蛋氨酸。最后,在相关副作用评估和药代动力学试验中,发现一种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这在随后的动物试验中也引人注目。因此,选择该化合物作为替代药物,进入奥昔替尼临床试验研究的下一阶段。

奥昔替尼/特蕾莎有两种用法
目前肺癌药物奥昔替尼(Terissa)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用于初期治疗,另一种是二线用药。作为一线药物,西替尼耐药的原因比较简单,不会出现T790M突变,主要是C79S的单突变和MET的扩增。
西替尼二线使用的耐药背景复杂,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经历了多种靶向药物的筛选和诱导,耐药机制多样。然而,我们的思维仍然需要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变。首先,我们要看其内部基因水平是否有二次变化。我们相应地处理二次变化,这是直接有效的。因此,建议我们在奥昔替尼耐药后做一个基因检测。
数据显示,最初对奥昔替尼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大多为孤独进展,如果继续服用奥昔替尼并配合局部治疗,这些患者仍可获益。所以对于影像学进展缓慢的无症状耐药患者,可以抓紧时间先换药。当然,如何操作由医生决定,千万不能自己吃药。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
同为已经在国内上市的卵巢癌药物,尼拉帕利与奥拉帕利分别有着不同的优势。 尼拉帕利是一类国内药企与国外药企共同研发、共享知识产...
安必素Ambisome(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适用于患有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因肾损伤或药物毒性而不能使用有效剂量的两性霉素B的患者,或...
乐卫玛(Lenvatinib,又译为:乐伐替尼),由日本卫材( Eisai)公司研发,是一种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RTK)抑制剂。 适应症: 1. ...
去纤维钠是一种聚阴离子寡核苷酸的异质混合物,目前已获准用于治疗移植相关的静脉闭塞性疾病。虽然去纤维钠在限制内皮细胞活化方面具有...
美国FDA宣布伊布替尼(ibrutinib)得到批准,治疗患有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且先前的治疗已遭失败的成人患者。值得一提的是,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