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简称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简称NHL)两大类,组织学可见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肿瘤性增生,临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常肿大,晚期有恶病质、发热及贫血。
由于放射疗法的合理应用和联合化疗的积极推广,淋巴瘤的疗效有较快提高,尤以HD无,大多早期病例都能长期无病存活。
花疗,极大多数采用联合化疗,要争取首次治疗即获得完全缓解,为长期无并存活创造有利条件。
具体治疗方案,药物等是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析。
上述分析如果对您有帮助,望采纳。位于免疫系统的包括淋巴结,骨髓,脾脏和消化道的淋巴样细胞恶性单克隆增殖.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理学分类仍在研讨中,并不断反映出对本异质性疾病的细胞起源和生物学基础的新见解.病程长短不一,从无明显症状和早期可耐受到迅速死亡.在某些类型nhl,50%的患儿和约20%的成年患者出现白血病样的变化. 发病率和病因学 非霍奇金淋巴瘤较霍奇金病常见.美国每年新诊断约50000病例.各年龄组均可发生,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尽管像白血病一样已有可靠的实验证据提示某些淋巴瘤由病毒引起,但病因仍不明确.例如htlv-1(逆转录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已分离出来,而且似乎流行于日本南部,加勒比海,南美和美国东南地区.急性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急性发作期临床表现为皮肤浸润,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白血病.白血病细胞是恶性t淋巴细胞,大多伴迂曲形核.常发生高血钙症,这是由于体液因素而非骨直接受侵犯所致. 在艾滋病中,nhl特别是免疫母细胞和小无裂(burkitt淋巴瘤)型的发病率增高.已报告原发性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弥散性的病变.约30%患者全身淋巴结肿大常先出现于淋巴瘤,提示b细胞多克隆刺激先于淋巴瘤的发生.某些艾滋病伴淋巴瘤可有c-myc基因重排.对化疗可能有效,然而毒性常见和条件性感染连续发生,这将造成生存期短暂. 病理学 工作分型法将nhl分为具有治疗意义的预后组如后述(注意:对预后的评估是以1980年以前的病例生存资料为依据的,因而不一定能确切反映出接受现代疗法的预后). 低度恶性淋巴瘤(38%) 弥散性小淋巴细胞;滤泡性小裂细胞;滤泡性混合性小和大细胞. 中度恶性淋巴瘤(40%) 滤泡性大细胞;弥散性小裂细胞;弥散性混合性小和大细胞;弥散性大细胞. 高度恶性淋巴瘤(20%) 免疫母细胞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小无裂细胞淋巴瘤(burkitt或非burkitt型). 各种各样的淋巴瘤(2%) 混合淋巴瘤,蕈样真菌病,纯组织细胞型,其他型以及不能分类的淋巴瘤. 近年介绍一种新的病理分类,欧美修订的淋巴瘤分类法(real分类),并逐渐被采纳.该法通过结合免疫表型,基因型和核型进行诊断分组,对工作分型法无法确定的病变有实际价值.最重要的新淋巴瘤是粘膜相关淋巴样肿瘤(malt,参见第23节);外套细胞淋巴瘤,这是一种预后差,以前被划分为弥散性小裂细胞淋巴瘤;以及间变型大细胞淋巴瘤(亦称ki-1淋巴瘤). 运用固定或新鲜肿瘤组织的免疫分型,表明80%~85%非霍奇金淋巴瘤源于b细胞,15%源于t细胞和<5%来源于真正组织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或未定型的裸细胞.免疫学研究已表明淋巴瘤由正常淋巴细胞激活和分化的不同阶段而发生,然而除某些t细胞淋巴瘤以外,免疫分型对治疗尚无重要意义. 症状和体征 虽然nhl患者有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但大多存在无症状的外周淋巴结肿大,累及颈部,或在腹股沟,或两处都被波及.肿大的淋巴结呈橡胶状,分散,以后则连结在一起.有些病人表现局部病变,但在多数病人是多部位受侵犯.waldeyer环(主要是扁桃体)是偶尔受侵部位.纵隔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可造成各种器官的压迫症状.结外病变的临床症状主要由淋巴结病变所造成(如累及胃的症状似胃肠道癌症,肠淋巴瘤可引起吸收障碍综合征).弥散性大细胞淋巴瘤的病人,最初侵犯皮肤和骨的占15%,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病人占7%,约有33%患者伴广泛的腹部或胸部病变.由于淋巴管阻塞可分别发生乳糜状腹水和胸腔积液(参见第80节).体重减轻,发热,盗汗和乏力则表明病变是弥漫性的. 在nhl常见而霍奇金病却罕见的两个问题:(1)由于上腔静脉受压迫(上腔静脉或上纵隔综合征)造成面部和颈部充血和水肿;和(2)由于盆腔淋巴结压迫泌尿道影响尿流通畅导致继发性肾功能衰竭. 初诊时约33%的病人表现贫血,在大多数晚期病人都会发生贫血.贫血可能是由于胃肠道受侵或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脾功能亢进或抗球蛋白(coombs)试验阳性的溶血性贫血所造成的溶血;淋巴瘤浸润骨髓,以及药物和放射疗法造成的骨髓抑制而引起.有20%~40%淋巴细胞淋巴瘤和极少数中度恶性淋巴瘤出现白血病期,而高度恶性淋巴瘤经常发生白血病.有15%的病人由于免疫球蛋白的生成进行性地降低,出现低丙球蛋白血症,因而易发生严重的细菌感染. ki-1间变型大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中度恶性(弥散性大细胞)淋巴瘤,累及儿童和成人.最近证实在恶性细胞上存在ki-1(cd30)抗原.cd30亦可存在于r-s细胞上.而cd15只存在于霍奇金病患者.此种淋巴瘤是异质性的,免疫表型表明75%源自t细胞,15%源自b细胞,10%未定.患者可迅速发生进行性皮损损害,淋巴结肿大和内脏损害.本病可误诊为霍奇金病或转移性未分化癌. 在儿童中,nhl可能是小无裂细胞(burkitt淋巴瘤),弥散性大细胞,或淋巴母细胞型.儿童nhl的特点是胃肠道和脑膜侵犯,所需的治疗措施与成人患者也不一样.淋巴母细胞型nhl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细胞型)的一种变异型,这是因为二者都易侵犯骨髓,外周血液,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病人常有纵隔淋巴结病及上腔静脉综合征.在儿童罕见滤泡型淋巴瘤. 诊断 nhl必须与霍奇金病,急性和慢性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特别是有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原发性结核),以及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其他疾病包括苯妥英钠所致的假性淋巴瘤相鉴别.只有通过被切除的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才能作出诊断.组织学上通常的诊断标准是正常淋巴结的结构受到破坏,以及包膜和邻近的脂肪被典型的肿瘤细胞侵犯.表型检查可确定细胞来源及其亚型,有助于判断预后,而且对确定治疗方案也可能有价值(见下文).通过免疫过氧化酶检查(常用于未分化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确定白细胞公共抗原(cd45)存在,而排除转移性癌.本方法可在固定组织上使用来测定白细胞公共抗原.使用免疫过氧化酶方法也可在固定组织上对大多数表面标志进行检查,然而基因重排和细胞遗传学检查必需新鲜组织. 分期 i期 肿瘤局限于单个淋巴区域或单个淋巴器官如脾脏。 ii期 肿瘤涉及两个或以上淋巴区域或淋巴器官,但都在隔膜一侧。 iii期 肿瘤涉及隔膜双侧淋巴区域或淋巴器官。 iv期 肿瘤广泛涉及非淋巴器官。 每期霍奇金病又根据是否有以下症状而分为a,b两个亚型: a亚型:无发烧,夜间盗汗,6个月内不明原因的体重降低10%以上; b亚型:有发烧,夜间盗汗,6个月内不明原因的体重降低10%以上。 当初次发现局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时,大约有90%滤泡性的和70%弥散性淋巴瘤已经播散了.临床分期,除了很少的需进行剖腹和脾切除外,可采用与霍奇金病相似的办法.腹腔和盆腔ct扫描可显示主动脉旁和肠系膜的部位病变.决定性的nhl分期与霍奇金病相似,然而对临床和病理资料而言,该分期常较着重于临床表现. 最初,全身症状往往要比霍奇金病少见,但这并不改变病人的预后.器官浸润较为广泛,骨髓和外周血都可受累.当要改变治疗方案(如对低度恶性淋巴瘤单用放疗,对中度恶性淋巴瘤考虑鞘内注射疗法,判断国际预后指标时,所有病人都应作骨髓活检以确定骨髓是否受侵犯).
有些组化看不到结果。如果诊断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SLL/CLL),还应该根据淋巴结肿大情况,肝脾大小,是否贫血、血小板减少进行分期。如果有条件做瘤细胞FISH,评价预后指标。有些病人是可以观察等待的,如果局部淋巴结肿大造成压迫症状还是应该治疗。可以选择福达华+环磷酰胺+/-美罗华的方案。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