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吉康旅-查疾病_找药品_临床招募_基因检测健康科普的医疗资讯官方平台

400-008-1867
当前位置:首页 > 药品资讯

脑膜转移治疗靶向治疗是什么?有哪些好处??

发布日期:2022-05-31 浏览次数:474

脑转移是肺癌患者常见的一种转移方式,约有三分之一的肺癌患者会发生脑转移。

脑膜转移瘤作为脑转移瘤的一种特殊分类,以进展快、预后差着称。

为什么脑膜转移瘤的治疗如此困难?由于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的存在,全身治疗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和其他抗肿瘤药物)难以有效进入脑脊液,对脑膜转移的治疗效果不佳低。

此外,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受累,很难找到同时具有低神经毒性和高抗肿瘤作用的药物。

幸运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即使是危险的脑膜转移瘤,经过规范的治疗,仍有可能实现长期生存。

脑膜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鞘内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放疗、手术治疗、支持治疗和其他实验性治疗。

鞘内化疗

鞘内化疗是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这是一种局部化疗方法。

小剂量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脑脊液,可产生较高浓度,直接破坏脑脊液中的肿瘤细胞。由于药物不需要经肝脏代谢,对人体其他系统的毒性相对较轻。

目前鞘内化疗的给药方式主要有腰穿给药、脑室内给药和腰椎管留置装置给药三种。

目前常用的鞘内注射药物有:西替帕、甲氨蝶呤、(脂质体)阿糖胞苷、拓扑替康、依托泊苷、培美曲塞。

肺癌肝转移_肺癌脑膜转移生存期_肺癌脑膜转移吃吉非替尼好吗

这六种药物的给药方案相似,只是脂质体阿糖胞苷是一种长效缓释制剂,每2周给药一次,其他药物每周给药多次,连续给药6-8周。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脑膜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临床研究发现,新一代小分子靶向药物具有良好的血脑(脊髓液)屏障穿透能力,对脑膜转移瘤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已证实有效的治疗药物基本集中在非小细胞肺癌,主要是以厄洛替尼、奥希替尼为代表的TKI药物,以及一些ALK抑制剂,如艾乐替尼、洛拉蒂尼等。

许多患者在分子靶向药物的干预下,可以达到长期稳定的疾病状态。即使出现耐药性,更换其他靶向治疗药物也可能继续控制肿瘤。

需要注意的是,当疾病进展迅速时,如果靶向治疗药物在短时间内(通常为几天)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则需要传统的治疗方法,如鞘内化疗或放疗。

部分患者希望口服某种药物能有效控制脑膜转移。对不同的靶向药物进行连续盲测,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会失去有效治疗的机会,不可取。

放射治疗

尽管全脑放疗对脑膜转移患者的生存获益尚不完全清楚,但已证实放疗可有效缓解头痛等症状,重建脑脊液循环,提高鞘内化疗药物的扩散和疗效,减少鞘内化疗。毒性反应。

放疗推荐用于脑膜转移瘤的早期治疗,特别是对于有可能阻碍脑脊液循环的明显症状的患者。

肺癌脑膜转移生存期_肺癌肝转移_肺癌脑膜转移吃吉非替尼好吗

与化疗相比,放疗毒性有限且较轻。疲劳和恶心等全身反应非常罕见。其他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黏膜反应和白质脑病在大规模高剂量照射中更为常见。

目前脑膜转移瘤患者的放疗主要是全脑放疗和节段脊柱放疗。全脑放疗一般采用30Gy/10次/2周的方案。结合鞘内化疗,可采用40Gy/20次/4周的方案。

对有腰骶部疼痛、下肢无力、大小便失常等马尾神经症状的患者,即使影像学未见病变,也应对腰骶段进行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很少用于脑膜转移瘤的治疗,通常仅用于治疗顽固的交通性脑积水。

对于全脑放疗后症状明显或交通性脑积水不能迅速缓解的患者,可进行手术脑脊液分流。

脑脊液腹腔分流术存在腹膜种植体转移的风险,因此仅适用于经过特殊筛查的患者。

支持性护理

支持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脱水降颅压治疗、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胃黏膜保护治疗、营养支持治疗、中药治疗等。

糖皮质激素治疗和脱水降颅压治疗是神经保护治疗的重要手段。糖皮质激素能有效保护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肺癌脑膜转移吃吉非替尼好吗_肺癌肝转移_肺癌脑膜转移生存期

高颅压患者需要根据颅内压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强度的脱水治疗方案。不仅可以缓解高颅压症状,还可以改善脑血液循环和脑脊液循环。

颅内压明显升高的患者,剧烈呕吐会增加应激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必要时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常因短期严重饮食不良而伴有电解质失衡,酸碱平衡紊乱相对较少。电解质监测和校正有助于调节人体内部环境,保护重要器官功能。

严重呕吐和限制经口喂养的患者应给予静脉营养支持。进食和咳嗽的延髓麻痹患者需要留置鼻胃管。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应尽快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其他实验处理

替莫唑胺是一种口服烷化剂,具有良好的脑脊液屏障渗透性。它是目前广泛用于治疗包括神经胶质瘤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药物。但临床研究表明,替莫唑胺对治疗肺癌脑膜有效无效。

常用的抗肿瘤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单抗)和免疫治疗药物,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PD-1/L1抑制剂,目前用于脑膜转移瘤的治疗。目前没有基于证据的医学证据。它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它不能作为脑膜转移的常规治疗选择。

多项研究表明,鞘内化疗辅助放疗,尤其是同步放疗,对预后因素较差的严重脑膜转移患者非常有效。

此外,结合2017年JCO发表的耶鲁大学医学院多中心评价结果,在敏感位点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治疗中,首次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再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与首次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相比,中位生存时间显着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