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吉康旅-查疾病_找药品_临床招募_基因检测健康科普的医疗资讯官方平台

400-008-1867
当前位置:首页 > 药品资讯

什么是广谱抗癌(什么是广谱抗癌药)

发布日期:2022-05-18 浏览次数:216

文|伊娃

近日,默沙东公司宣布,FDA已接受对既往治疗后出现高肿瘤突变负荷(TMB-H)和疾病进展的不可手术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包括成人和儿童患者)进行Keytruda单药治疗的补充生物制品(sBLA)许可申请,并授予优先审评资格。TMb-H定义为组织中TMb10个突变/兆位(MB)。(经FDA批准的测试证实)

这是K药应用的第二个“无癌”适应症。此前,FDA已经批准Keytruda治疗具有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实体瘤患者。

“无限癌种”最大的特点是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而不是癌种。到目前为止,这种抗癌疗法已经引起了业内人士和癌症患者的关注。这种不区分癌症类型和来源的药物,也开启了癌症治疗的新篇章。

在过去的两年里,FDA已经连续批准了两种TRK抑制剂VitrakviRozlytrek,它们是“无癌的”。基本信息如下:

Vitrakvi在NTRK基因融合的患者中可以达到81%的总体缓解率。Rozlytrek在这些患者中也可以达到57.4%的总缓解率,对于NTRK、ROS1或ALK(anaplastilymphomakinase)融合的所有类型的儿童肿瘤,治疗有效率高达100%!被称为“治愈系”的传奇抗癌药。

简单来说,这两种药物不需要考虑癌症发生的区域,无论是哪种癌症(组织/细胞/部位),只要有NTRK基因融合,都可以治疗。同理,任何有MSI-H的实体瘤都可以用Keytruda治疗。

目前这两种药物还没有在国内上市,但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下,各种抗癌药物的研发和上市审批速度加快。药品数据查询。2019年1月,抗癌药拉罗替尼在中国进行临床申报和受理。罗氏的“Entrectinib治疗NTRK、ROS1或ALK基因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研究”已招募。同年8月,国产“无癌”NTRK融合基因突变靶向药物也已进入临床试验。

立正!虽然治愈率高,但是治疗的门槛也高!

首先,这些药物有针对性的基因突变类型。这两种药物针对NTRK基因融合。但大数据显示,在上述癌症类型的癌症患者中,携带NTRK基因融合突变的患者不到患者总数的1%。因此,这两种药物虽然“不限癌种”,但适合治疗的患者数量并不多。

其次,NTRK基因融合容易被漏诊。国内所有检测公司都需要跟上步伐。

那么,有没有可能找到可以治疗大多数“不限癌种”患者的多种癌症呢?

对此,业内专业人士的预测并不乐观。由于癌症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很难治疗,所以每个癌症患者之间,身体不同部位的肿瘤之间,甚至一个肿瘤中的不同癌细胞之间,都存在基因变异的差异。因此,许多靶向治疗只能对特定组织来源的肿瘤起作用,而不能扩展到“无限癌”的范围。

但是,默克公司的Keytruda认为,一旦TMB被批准作为分子标志物,就意味着广谱抗癌范围再次扩大。

此外,“无限癌种”的联合疗法也来了。近日,IDEAYA公司宣布将研究药物idea 196(PKC靶向小分子抑制剂)与辉瑞公司的MEK抑制剂Binimetinib结合,用于评估GNAQ或GNA11基因突变的实体瘤患者的疗效。

目前,赛百诺基因和礼来也在开发自己的研发;d管道在这个地区。所以新时代广谱抗癌药物带来的“治愈系”抗癌时代还是值得我们期待的。随着更多癌症基因密码的破译,癌症患者将有更多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章:

https://www . mrk news room.com/news-release/oncology-news room/Merck-receives-priority-review-FDA-second-application-keytruda-PEM bro

https://oncologypro . esmo . org/meeting-resources/esmo-2018-congress/The-landscape-of-NTRK-fusion-in-Chinese-solid-tumor-patients

https://www . FDA . 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FDA-approves-third-oncology-drug-targets-key-genetic-driver-cancer-而不是-specific-type-tumor

https://IR。ideayabio。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idea ya-and-Pfizer-enter-clinical-trial-cooperation-and-supply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