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38岁女人得强直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40岁照样会有人得 只是几率小点,40岁以后可能发展的会慢点!现在放正心态好好治疗,锻炼,事业是肯定是要影响点的,但是如果控制好的话没事,我也是一名患者,希望你早日摆脱病魔的折磨,好好吃药锻炼控制病情,彻底治愈是不可能的!!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世界性的疑难病症,“活着的僵尸”、“死不了的癌症”,这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代名词。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新的诊疗技术不断涌出,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上存在着不足,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导致不良后果。因此我们把影响疗效的主要方面介绍给广大患者,希望能给患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 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知识不足 延误病情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是以骶骼关节部,腰背部,髋关节或四肢大关节疼痛,同时伴有腰背部僵硬,这种僵硬以晨起最明显,经活动后可减轻,这就是所谓的晨僵症状。但是在临床中多数以腰骶和髋部疼痛为首发症状,也有首先发生膝关节疼痛,或者首先发生踝关节或足跟疼痛,或首发腿痛和坐骨神经痛者,许多患者对强直性脊柱炎没有足够的认识,尤其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表现认识不足,常被误以为腰椎病变或关节病变,从而不去进行检查。以致病情逐渐加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如果不能进行有效治疗,尽快控制病情,将丧失最佳治疗时机,不可避免关节畸形致残。进入脊柱症状期,患者已经脊柱关节韧带化骨形成骨桥,通过治疗只能达到疼痛症状消失,骨骼变形停止,病情不再发展。 因此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与治疗对疾病的恢复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 对自我调理认识不足 造成残疾 许多种疾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等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遗传性免疫性疾病。除遗传因素外,尚存在其它致病因素。人体免疫力低,更易患病,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与自身免疫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是急性发作期患者,如能进行科学的自我调理,就会起到防止关节畸形的作用,这就需要患者对自身的调理有一个正常的认识。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过程中,为了避免骨关节强直,必须每日进行轻微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关节畸形,造成终身残疾。 三、 对治疗的信心不足 半途而废 许多患者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信心不足,认为本病是世界疑难病,根本无法治愈。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患者往往不能坚持长时间的有计划的用药治疗,导致许多患者在选择治疗的过程中,经常是半途而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般都畏惧疼痛,不进行持久的刻苦功能锻炼,导致关节僵直残废。目前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已有很大的进展,出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了脊柱关节强直率。 四、 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认识不足 旧病未去又添新病 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的还延用很早而又落后的方法,采用甲氨喋呤、柳氮磺氨嘧啶、止痛药物以及非甾体抗炎和激素类药物,此类药物连续用药数月乃至数年,累积毒副作用严重。如肝脏肾脏功能损害及胃肠刺激症状,导致严重后果。如激素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出现股骨头坏死。旧的疾病未能有效治愈,而新的疾病又产生,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必须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加以防范。 五、 对中西医综合疗法认识不足 胡乱用药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多,病程长,病情复杂多变,缓解和发作交替,疗程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仅用单一的某种药物治疗是远不够的,需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有计划的、长疗程的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才能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免疫异常活跃有明显的抑制和调节作用,收到治疗效果。在选用中成药时,要选择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药盒上注有药品生产准字号的、,而不要去选择未经国家批准的xx医院自制药品。对中药制剂更重要的还要选择规范的大厂生产的药,不能图便宜而买小厂生产的药,因为正规大药厂生产的药品,质量信得过。疗效和药品质量是划等号的。
强直性脊柱炎常识
? 疾病简介AS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古埃及即有关于本病的描述。1691年有了关于AS的正式病历记录,但它一直被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变异而被称为“类风湿关节炎,中枢型”或“类风湿脊柱炎”。直到1973年人们发现了AS与HLA-B27相关,之后随着对AS认识的不断加深,使得AS从类风湿关节炎中分离出来,称为脊柱关节炎的范畴。目前一般认为女性AS发病率较男性低,男女之比为(2~3): 1,女性外周关节受累、颈椎和上背部疼痛更为多见,临床症状较轻,预后良好。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itis)是一组有着共同临床特征的疾病,既往称为脊柱关节病或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包括AS、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幼年脊柱关节病以及未分化型脊柱关节病,该组疾病HLA-B27基因阳性率高,有家族聚集现象,累及中轴及以下肢为主的关节,有肌腱端炎及一些特征性的关节外表现。这一组疾病都可能逐渐发展为AS。
发病原因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已证实AS的发病和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正常人群的HLA-B27阳性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差别很大,我国为6%~8%,可是我国AS患者的HLA-B27的阳性率为90%左右。另有资料显示,AS的患病率在患者家系中为4%,在HLA-B27阳性的AS患者一级亲属中高达11%~25%,这提示HLA-B27阳性者或有AS家族史者患病的危险性增加。但是,大约80%的HLA-B27阳性者并不发生AS,以及大约10%的AS患者为HLA-B27阴性,这提示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发病,如肠道细菌及肠道炎症。
好发群体10~4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男性较女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3):1。有阳性AS家族史者发病率更高。
疾病症状起病隐袭。患者逐渐出现臀髋部或腰背部疼痛和/或发僵,尤以卧久(夜间)或坐久时明显,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起立时腰部发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有的患者感臀髋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疾病早期疼痛多在一侧呈间断性,数月后疼痛多在双侧呈持续性。随病情进展病变由骶髂关节向腰椎、胸颈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据报道,我国患者中大约45%的患者是从外周关节炎开始发病。
24%~75%的AS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出现外周关节病变,以膝、髋、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和足小关节偶有受累。非对称性、少数关节或单关节,及下肢大关节的关节炎为本病外周关节炎的特征。我国患者除髋关节外,膝和其他关节的关节炎或关节痛多为暂时性,极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和残疾。髋关节受累占38%~66%,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屈曲孪缩及关节强直,其中大多数为双侧,而且94%的髋部症状起于发病后头5年内。发病年龄小,及以外周关节起病者易发生髋关节病变。
本病的全身表现一般不重,少数重症者有发热、疲倦、消瘦、贫血或其他器官受累。跖底筋膜炎、跟腱炎和其他部位的肌腱末端病在本病常见。1/4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眼色素膜炎,单侧或双侧交替,一般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可致视力障碍。神经系统症状来自压迫性脊神经炎或坐骨神经痛、椎骨骨折或不全脱位以及马尾综合征,后者可引起阳萎、夜间尿失禁、膀胱和直肠感觉迟钝、踝反射消失。极少数患者出现肺上叶纤维化。有时伴有空洞形成而被认为结核,也可因并发霉菌感染而使病情加剧。因主动脉根部局灶性中层坏死可引起主动脉环状扩张以及主动脉瓣膜尖缩短变厚,从而导致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传导障碍见于3.5%~10%的患者。强直性脊柱炎可并发IgA肾病和淀粉样变性。
本病常累及青壮年,患者往往都处于学习、工作的重要阶段,如果没得到恰当的治疗,造成学习、工作能力下降,甚至残疾,对于患者会造成较大影响。本病在临床上表现的轻重程度差异较大,有的患者病情反复持续进展,1~2年内就可以出现明显的脊柱强直以及驼背变形等,更有个别髋关节受累严重者会导致长期卧床;而有的患者亦可长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但是,发病年龄较小,髋关节受累较早,反复发作虹膜睫状体炎和继发性淀粉样变性,诊断延迟,治疗不及时和不合理,以及不坚持长期功能锻炼者预后差。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