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中国企业在肺癌靶向药物方面落后于跨国公司的历史将被改写。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力斯医药”)获悉,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肺癌靶向药物甲磺酸厄氟替尼有望在明年将正式获批上市。去年,该药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有条件批准。
十年来,肺癌靶向药物从无到有,形成了完整的治疗体系。但长期以来,肺癌靶向药物市场一直以进口产品为主。
以第一代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为例,2002年,欧洲制药公司阿斯利康研发的易瑞沙(通用名:)在日本上市,2005年进入中国,但直到2011年,与易瑞沙()效果相似的国产替代品康马纳(通用名:)的问世,结束了我国完全依赖进口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的历史。
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第一代肺癌靶向药物方面落后跨国公司近十年。
如今,距离全球首个第三代肺癌靶向药物“泰瑞沙”(甲磺酸奥希替尼片)在中国上市仅两年时间。即将推出的甲磺酸阿氟替尼将大大缩短时间。国内创新药市场空白期。
此外,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甲磺酸阿氟替尼在客观缓解率(ORR)、脑转移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PFS)等方面均优于已上市的进口产品。国产抗癌药质量超过进口产品。
艾力士药业董事长杜金浩告诉澎湃新闻,除了第三代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外,艾力士还在研发第四代EGFR抑制剂等抗肿瘤靶向药物。种类。“我们会继续努力,再抢一些新药品种,甚至未来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 杜锦浩说道。
打破跨国药企垄断:从me-too到me-
从某种意义上说,癌细胞甚至癌症都是基因突变的产物。
对于中国患者来说,约30%-40%的肺腺癌患者是由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引起的。2002年,欧洲制药公司阿斯利康()研发的全球首个EGFR突变靶向药物易瑞沙(通用名:吉非替尼)在日本上市。它可以精确地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实现疾病稳定控制。
但是,所有的靶向药物都会面临耐药问题。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在服用第一代EGFR抑制剂平均一年后,其基因会出现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各不相同,但大约 50% 的患者是由于发生了另一种所谓的突变,导致第一代或第二代 EGFR 抑制剂失效。
因此,针对新突变的抑制剂应运而生,即第三代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第三代药的代表是阿斯利康生产的特瑞莎,2017年获批进入中国,至今仍是该领域唯一正式上市的产品。
然而,Alys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磺酸阿氟替尼即将打破特瑞莎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甲磺酸阿法替尼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一直得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持续支持。主要用于治疗EGFR耐药突变或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2018年,该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有条件批准上市。
Alys 董事长杜锦浩告诉澎湃新闻,过去在一代EGFR抑制剂的研发中,中国企业不仅在速度上落后于跨国公司,而且在质量上也不尽如人意。“这十年来,我们在研发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只为能够与国际药企竞争。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要及时赶超,更要在质量上超越。”
对此,杜锦浩颇为得意。他告诉记者,从阿氟替尼已经完成的临床试验结果来看,很多指标已经超过了已上市的同类品种。
说完,他拿起桌上的纸笔,写下了一大串数据。“从ORR(客观反应率)来看,我们I、II、IIB期(350名患者)的结果已经超过70%;脑转移的有效率也超过了70%,AE事件的安全性发病率远低于市售同类品种,反应水平低,恢复快……是目前同类产品中最好的。”
此外,杜锦豪还告诉记者,阿氟替尼在耐药时间方面也表现不错。“不要小看额外的PFS时间。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多一天就会带来更多希望。”
“这些数据帮助我们建立了信心,证明中国企业也可以开发出优秀的产品。” 杜金浩说:“过去国产药和进口药相比要达到me-too(效果差不多),但现在不仅是me-too药,我们做到了me-(更有效),甚至未来,我们将努力做到最好(同类最佳)。”
据介绍,目前甲磺酸阿氟替尼的专利已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获得授权。未来,Alys 将专注于抗肿瘤领域,以发展成为集创新药物研发、产业化和商业化为一体的现代制药企业为目标。
艾力士药业董事长杜金浩告诉澎湃新闻,除了第三代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外,艾力士还在研发第四代EGFR抑制剂等抗肿瘤靶向药物。“我们会继续努力,再抢一些新药品种,甚至未来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 杜锦浩说道。
爱乐思完成11.8亿元融资,将专注研发更多抗肿瘤靶向药物
杜金浩预计,国内第三代EGFR抑制剂市场规模可达100亿元以上,且由于研发难度大,目前竞争对手寥寥无几,是一片巨大的蓝海。这也是他多年来坚持将创新抗癌药物研发作为公司发展主渠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Alys 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致力于推出具有卓越疗效和适销性的创新药物。在抗高血压、抗糖尿病、抗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布局了相应的研发管线,完成了50多项国内外专利申请和多项新药申请。早在2012年,艾力士药业就曾创造出在业界引起震动的消息。经过6年的奋斗,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1类降压新药艾利沙坦成功获得。新药批准证书。
在杜金浩看来,本土药企要想在未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转型为创新研发企业,不仅要研发创新药,还要有自己的高端创新药。他告诉澎湃新闻,目前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发是公司发展的第一要务。
“仿制药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药企必须拥有强大的创新药产品才能在新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杜金浩表示,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试验的问世,政府推动的集中采购不断压缩仿制药的利润空间,一批仿制药企业将面临淘汰。“未来三分之二的仿制药公司将倒闭。” 杜锦浩判断。
今年5月,爱丽思药业完成首轮融资,融资金额11.8亿元。据悉,本轮融资由时域资本领投。华鑫世纪投资、千龙资本共同参与投资。
杜金浩介绍,本轮融资将继续投入新药研发,充分丰富公司产品研发管线,重点关注小分子抗肿瘤靶向创新药领域,尤其是肺脏领域癌症,努力打造肺癌治疗领域的新药。创新品牌。
他还表示,融资后公司将使用15%的股权作为团队骨干的激励,良好的企业激励机制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
中国创新药的黎明
“中国创新药的曙光正在来临。” 谈及近几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变化,杜金浩不禁感叹。他告诉澎湃新闻,这得益于国家在政策层面对创新的支持和鼓励。
杜锦豪指出,如果不将其作为重大创新药纳入绿色通道,阿氟替尼就不会在市场上取得如此迅速的进展。
事实上,中国创新药中国速度的背后,是一系列创新政策的推动。
2016年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施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新药和仿制药申请,一经批准即纳入“绿色通道”。
2017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入国际人用药物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开始有条件接收境外临床试验数据。这意味着中国的药品监管已经开始融入与国际接轨的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进而融入全球药品研发生态链。
2018年,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开展临床试验管理改革,实现了药品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制度由审批制向60天默示许可制的转变。从“点头制”到“摇头制”的转变,大大缩短了在研药物临床试验前的排队等候时间,简化了企业的审批流程。
同年,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被纳入药品管理法草案。该系统此前已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该政策实施后,具有药物技术的药物研发机构也可以申请药品批准文件,可以选择外包生产而不是自建工厂。对于研发生物制药公司来说,这大大降低了资金门槛,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
从2015年国家药品审评改革启动到现在,无论是药品审评审批速度,还是创新药生态系统的建立,成绩都有目共睹。
2018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抗癌新药12个,是2017年的两倍。此外,2018年,CDE共受理药品注册申请7336件,完成任务9796件。待审批事项减少至3440件,同比下降14%。
在杜金浩看来,这些都是中国创新药产业崛起的必要条件和难得机遇。
杜金浩向澎湃新闻透露,目前艾力士药业正在与多渠道就阿氟替尼海外开发合作权的转让进行谈判,这意味着中国的创新药企业已经具备了逆向出口的能力。
在采访的最后,杜金浩表示,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共同营造的产业发展环境。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中国的创新药企业也将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梦想正在实现。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