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吉非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首个研究最成熟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目前研究表明,EGFR-TKIs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已达到9-10个月,总生存期(OS)已超过2年; 即使用于维持或二线及以上治疗,明显获益的也是EGFR突变患者[1]。我们治疗了一名肺腺癌患者,他在吉非替尼的维持治疗中存活了 8 年。报告如下: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吴国明
1 临床资料
患者杜,男,63岁。2004年6月上旬,患者来我院发现左胸皮下结节,经活检诊断为转移性腺癌。6月8日胸部CT显示左下肺阴影3.3×2.5cm(见图1),经皮肺活检诊断为肺腺癌,诊断为左下肺腺癌皮下转移,Ⅳ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6个周期后,左下肺病灶缩小至2.3×1.5cm(见图2) ,减少30.3%,效果部分缓解(标准)。从2004年10月26日开始,口服吉非替尼/d至今(活了8年),左下肺病变由2.3×1.
图1 化疗前胸部CT,左下肺 图2 化疗后胸部CT,左下肺
3.3×2.5cm阴影病灶缩小到2.3×1.5cm
图3 吉非替尼治疗3个月后胸部CT,图4 2012年5月(8年后)胸部CT,左下肺病灶仅有条状阴影,仅左下肺可见条状阴影
2 讨论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也居恶性肿瘤之首。85%的肺癌,一半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经转移,失去了手术的机会。这种晚期的传统主要治疗方法一般是铂类化疗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虽然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各种方案的客观缓解率(ORR)仅为20-30%,中位OS 8-10个月,1年生存率为30%-40%[2] ],化疗的疗效已经达到平台期,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吉非替尼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成为晚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大大提高了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在初期研究中发现吉非替尼对东方人、腺癌、非吸烟者和女性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被称为优势人群[1]。后来的研究发现,这群人之所以有更好的疗效,主要与他们的EGFR突变率高有关。该研究是发现EGFR突变是吉非替尼获益的分子标志物的最重要的临床研究[3]。因此,它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其结果也得到了随后几项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证实[4] -6]。所以,多个国际肺癌治疗指南将吉非替尼等EGFR-TKI列为EGFR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同样,研究表明 [7] 吉非替尼维持治疗的主要益处也是 EGFR 突变的患者。
该患者在化疗6个周期后接受吉非替尼维持治疗,达到部分缓解。服用吉非替尼3个月后,肿瘤病灶消失,变为纤维索病灶。经过7年多的病情维持治疗和观察,病灶始终呈索状改变,无任何局部复发或转移,生活质量正常。我们认为患者已经存活了5年以上,已经度过了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局部纤维条状影类似于结核病灶愈合后留下的条状影,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没有影响。后期能存活8年以上,实属罕见。推测该患者有EGFR突变才能获得如此好的效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人群,完全有可能通过靶向治疗将肺癌转变为慢性病。
参考
1. VD、DL、Pérez-R 等。非细胞肺与或。N Engl J Med, 2011,364(10):947-955.
2. J、D、C 等。非细胞肺的四项。N Engl J Med, 2002,346(2):92-98.
3.Mok TS、Wu YL、S 等。或在。N Engl J Med, 2009, 361(10):947-957.
4. R、E、R 等。as -line for with EGFR-non-cell肺 (): a, open-, 3., 2012, 13(3):239-24 6.
5. M、A、K 等。或用于具有 EGFR 的非细胞肺。N Engl J Med, 2010, 362(25):2380-2388.
6.Zhou C, Wu YL, Chen G, et al. 作为 EGFR 非细胞肺 (, -0802): a, open-,, 3., 2011, 12(8):735-742.
7. L, Ma S, Song X, et al. 如在有或无细胞肺中 (; C-TONG 0804): a,-3., 2012,13(5):466-475.
注:本文已发表于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24(25):1491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