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在适应症中特别注明:“患者过去一定接受过手术切除,接受或不接受辅助化疗由医生决定。” 随着研究中积极的 DFS 结果,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
问题2:辅助化疗的状态可以更换吗?
之前的文章已经强调,与研究不同的是,研究不是为了解决化疗的问题,而是探索在标准辅助化疗后加用靶向治疗是否可以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你可能会问:为什么目前辅助化疗得到认可,但研究中高达 40% 的患者没有接受辅助化疗?首先,研究中是否接受辅助化疗是随机分组前的行为,由医生和患者共同进行。决定治疗计划。
其次,我们来看看WCLC 2020披露的研究中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的详细数据。
为了研究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的基线特征,参考文献 [1-2]
在分期和年龄方面,分期较晚、年龄较小的患者通常接受更积极的辅助治疗[1];从地域因素来看,中国患者接受辅助化疗的比例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2]。从现实世界来看,据国外研究报道,52%的患者不能接受辅助化疗,其中12.6%的患者拒绝,11.9%有并发症,合并症或术后并发症 延迟复发占8.4%,PS差占7%,1/3~1/2的患者不能按计划完成规定的治疗[3-4],这也体现了辅助目标 治疗这种低毒药物选择的必要性。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确实有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接受辅助化疗。考虑到中国研究、EVAN研究、研究均表明辅助靶向治疗较辅助化疗可取得显着的DFS获益;以及研究中是否进行了辅助化疗,都表明可以从奥希替尼治疗中获益,因此,国内很多学者都在思考“术后患者是否还需要辅助化疗”。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
一、辅助化疗状态判断依据:
2008 年,LACE 协作组 [5] 进行的一项荟萃分析汇集了 5 项试验中最大的辅助化疗试验,共有 4584 名患者。增加5.4%,从而确立辅助化疗的状态。
OS 获益因疾病分期而异(IA 期 HR = 1.40;95% CI,0.95-2.06;IB 期 HR = 0.93;95% CI ,0.78-1.10;II 期 HR=0.83;95% CI,0.73-0.95;III 期 HR=0.83;95% CI,0.72-0.94),参考文献 [5]
虽然5.4%的值并没有太大改善,但是查看该组的基线特征可以发现,IA期有347人,IB期有1371人,II期有1616人,而1247 在第三阶段。I期患者比例高达37.5%,I期患者5年OS率本身就很高。在整个人群分析中纳入较高比例将“稀释”这种治疗模式的功效。据推测,辅助化疗对 II-III 期患者的疗效可能被低估了。
二、研究中,辅助化疗对同一阶段治疗组/对照组的影响存在差异
对于研究 [1],结合使用和不使用辅助化疗的同一阶段的两条 KM 曲线揭示了有趣的观察结果。
这是动图,请耐心观看
对于 IB、II 和 IIIA 期患者,辅助化疗对奥希替尼治疗组的趋势影响不大;然而,在安慰剂组中,辅助化疗显着改善了 DFS。
从机制上看,术后辅助治疗的目的是去除微小残留病(MRD),而化疗和靶向治疗实际上都是为了去除MRD。以上结果提示辅助化疗确实可以清除MRD,但是辅助化疗加辅助靶向是否可以更深入地清除MRD呢?似乎无法从目前的结果中得出确切的结论。当然,数据的成熟度也可能会极大地影响这一结果。
三、辅助化疗也需要人群细分
谈到研究,您可能更熟悉吉非替尼的 DFS 益处的疗效结果,不幸的是并没有转化为 OS 益处。事实上,本研究的事后分析结果更值得大家考虑。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和区分不同辅助治疗方案的最佳受益者,研究人员根据研究中患者的基线样本进行了NGS检测,并对肿瘤基因组数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最终构建了一个指导方针。辅助治疗临床决策工具:综合评分模型 [6]。
通过研究分析,最终确定:TP53、NKX2-1、CDK4、MYC和基因RB1是预测辅助治疗反应(DF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而RB1突变提示患者更有可能接受VP的辅助治疗。TP53基因外显子4、5突变、NKX2-1、CDK4和MYC基因扩增可能提示患者将受益于辅助EGFR-TKI吉非替尼的靶向治疗。
用于预测辅助反应(DFS)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参考文献。[6]
根据识别出的生物标志物构建综合评分模型,将患者按评分分为3组:吉非替尼高敏感组(SG)、吉非替尼中敏感组(MG)和VP敏感组(VP)。,以确定评分结果对生存结果的影响。
评分对 DFS 结果的影响,参考文献 [6]
虽然单一生物标志物分组指导治疗存在局限性,但确实为辅助化疗提供了探索方向,有望更好地指导临床辅助化疗的精准治疗。综上所述,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虽然辅助化疗的地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但它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治疗。
一方面,无论奥希替尼的研究或获批适应症如何,在肯定辅助化疗状态的基础上,仍增加了辅助靶向治疗。要想挑战辅助化疗的地位,至少要获得不逊于化疗的5年OS率。说结果。另一方面,目前公开的研究、EVAN研究、研究或OS结果为阴性,或OS数据不成熟,要从根本上“挑战”辅助化疗的地位,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在精准治疗时代,虽然化疗药物是细胞毒药物,但化疗的“精准治疗”也可能带来一些好处和突破。希望随着更多研究数据的发布和更好治疗模式的探索,辅助治疗的临床瓶颈能够进一步突破。
(待续)
参考:
1.2021 WCLC, OA06.04
2.奥希替尼使用说明
3. C 等人。肺.2018;124:310~316.
4.阿拉姆 N 等人。肺 。2005;47:385-394.
5. JP 等人。临床杂志.2008;26:3552-9.
6.吴一龙等人。A - EGFR-II-IIIA:来自 III (-).2019 ESMO。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